在线留言

揭秘《西游记》 :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 ?

 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(记者 上官云)在各种古典小说中,揭秘记孙《西游记》是西游当之无愧的超级IP ,由此衍生而来的悟空《大闹天宫》《金猴降妖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。

  1986版《西游记》播出后火爆一时 ,颜底啥如今仍是水平很多人度过寒暑假的“标配”。威风凛凛的揭秘记孙孙悟空 ,更是西游不少孩子心目中的英雄;呆萌的“二师兄”、沉稳可靠的悟空沙师弟也很受欢迎。

揭秘《西游记》: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?

  不久前,颜底啥“20个月大宝宝扮西游记经典角色”登上热搜,水平引起了一波回忆杀。揭秘记孙有人怀念童年追剧的西游时光 ,也有人讨论《西游记》中的悟空人物设定。

揭秘《西游记》: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?

图片来源:《西游记》视频截图

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竺洪波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,颜底啥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一次完成了孙悟空的水平正面型塑 ,如黄发锐牙 、火眼金睛等;另外,看似蠢笨的猪八戒其实是取经路上的一枚开心果 。

揭秘《西游记》: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?

  孙悟空颜值如何 ?

  在《西游记》的诸多人物中,孙悟空的性格和经历都最有特点。

  论天赋 ,他是天地生成 、仙石所化 ,面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热情和勇气 。论战斗力,他无所畏惧 ,大闹天宫 。在孙悟空身上,寄托着不少人的英雄梦想。

  竺洪波解释,在《西游记》之前 ,一些孙悟空原型(如猴行者)的外貌描写并不充分 ,但都比较丑陋。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一次完成了孙悟空的正面型塑 ,如黄发锐牙 、火眼金睛等 。

  关于孙悟空的原型来源,学者众说不一。其中影响最大者是胡适“外来”说与鲁迅“本土”说。鲁迅认为,孙悟空源自本土猴精传说,具体就是淮河神猴无支祁故事。

  不过  ,随着影视剧的热播 ,孙悟空“美猴王”的形象逐渐确立起来。竺洪波认为,那个威风凛凛、阳光俊朗  、人见人爱的美猴王形象则是由动漫  、电视 、雕塑、绘画等现代艺术塑造的 。

  应该说,历代读者对孙悟空个性的认知具有广泛的共通性 。孙悟空率真 、勇敢、乐观 、战无不胜 ,大家都喜爱 ,对大闹天宫、三打白骨精等精彩故事也怀有强烈的共情 。

  很多人因此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自己的感情,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读。比如有观点认为 ,孙悟空经过“真假美猴王”风波后,性格发生了变化,从原本的耿直、暴躁变得更加成熟圆融 。

  “六耳猕猴象征着孙悟空的心魔 ,其出现意味着‘二心’的袭扰、争斗 ,阻挠取经 ,孙悟空打死假猴王,其实就是战胜心魔。”竺洪波认为  ,这也是孙悟空与自己的过去告别 。从此收束“放心”,坚定禅心,专心取经,“至死靡它”。

  不过,对于有人说“真假美猴王”中,其实被打死的是孙悟空,六耳猕猴随同唐僧去取经的说法,竺洪波并不认同。在他看来   ,这是一种无视文本客观描写 、故作惊人之语的过度解读 。

图片来源:《西游记》视频截图

  取经路上的开心果

  在师徒四人的取经“小团队”中 ,还有一个重要人物 ,就是“二师兄”猪八戒 。他外表蠢笨  ,好吃懒做,喜欢打小报告  。

  有时候,二师兄又颇具幽默感 。师徒一行过通天河时,唐僧被妖怪抓走。孙悟空问“师父何在”时  ,八戒回答:“师父姓陈,名到底了 ,如今没处找寻 ,且上岸再作区处 。”意思是说师父着了妖精的道儿,沉江心了。

  实际上,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,从作品中“朗然足下彩云生 ,身轻体健朝金阙”的描写看 ,他可能是一位俊朗英武的潇洒小生,结果被贬下尘世后投错了胎 ,化为猪身  。

  这样,他在蠢笨中带点儿机灵 ,憨态里洋溢幽默,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。竺洪波认为,八戒的幽默源自其率真的本性。

  “他的性情里,始终保持着一股懵懂的天真,无论遭遇如何的挫折 ,都抱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,并因此受到各种花式惩罚 。”竺洪波说,比如遇到点儿困难  ,就动不动要“分行李”,回乡与高小姐重续前缘 。

  加上他既胆小又冒失 ,但行为举止一直在人类大善的界限之内  ,所以当他因过失受到惩罚时 ,就会产生不小的喜剧效果,让旁观者又气又笑  ,同时原谅了他那一丝痴心妄想。

  所以说 ,八戒是以自贬 、自虐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快乐,他是取经路上的一枚开心果。

  如今在网络上,很多人从职场角度出发 ,对师徒四人做出各种有趣的解读。竺洪波认为,唐僧师徒为了取经这个目标,组合在一起 ,确实可说是一个团队。

图片来源:《西游记》视频截图

  “他们的经历也告诉我们  ,团队有分工 ,做好自己,其效率就是1+1大于2 。”他说,此外,对团队而言 ,挫折不算什么 ,只要目标还在,胜利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。

  作者谜团与版本流变

  大名鼎鼎的《西游记》贡献了出色的小说文本,不过,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少谜团 。其中 ,“作者究竟是”谁当推第一,已成四百年来旷日持久的一桩公案 。

  竺洪波说 ,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本《西游记》问世之际,即告作者佚名。以后陆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作者署名。吴承恩为《西游记》作者  ,是由鲁迅、胡适和董作宾等现代学者考定的。

  在中国小说史上 ,这种作者佚名的现象并不是稀奇事 。现在流行的《西游记》 ,作者通常署为吴承恩 ,风行海内外的央视86年版电视剧《西游记》也标出原著作者为吴承恩。

  有意思的是,《西游记》曾长期被挂在宋元间著名道士邱处机名下,后来才真相大白。原来邱处机著有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,但这与百回本小说《西游记》实为同名异书 。

  所以 ,竺洪波认为 ,“吴著”说经历了百年演进,目前已构筑起相当严谨的证据链,其中不乏诸如《射阳先生存稿》和吴承恩墓地等一些新发现的“权威性”文献和出土文物。所以在众多《西游记》作者候选人中  ,当数吴承恩具有最大的可能性 。

  由于《西游记》受到历代读者的广泛欢迎 ,书市竞相翻刻 ,相继相衍 ,从而形成复杂的版本系统 。可大致分为明代版本、清代版本、当代通行本三大主要类别。

  在版本方面 ,明代世德堂本是百回本《西游记》诞生的标志,还是最重要的《西游记》善本,现在书市所见各种《西游记》大多是以它为底本校勘整理的 。

  《西游证道书》是清代版本的代表作 ,增补“唐僧出世”故事,补足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前四难  :遭贬、出胎 、抛江、报冤 ,而且很好地刻画了唐僧坚毅、聪慧、勇往直前的高僧形象。

《<西游记>通识》 。中华书局2022年7月出版 。

  当代通行本则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《西游记》较为著名 。

  《西游记》可以怎么读?

 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也是语言的典范,有人说《西游记》“语言粗鄙”是不准确的 。竺洪波认为 ,在中国文学史上 ,《西游记》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典籍,在今天依然要抱有敬畏之心。

  在他看来,《西游记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,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。人们熟悉其中的人物和故事 ,但它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  ,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,也有其民间文学的特点,有些地方不容易读通读透。

  考虑到《西游记》是神话小说中的文学经典 ,因此,竺洪波在其新著《<西游记>通识》中提出一个观点 :我们的阅读或许需要确立一种与神话文学相适应的阅读意识 ,即“神话逻辑的奥秘” 。

  “如果将取经看成一则如来佛设计的游戏,那么唐僧就注定不能被吃掉 ,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取经征途,完成这出游戏。”他说 ,“那也就不难理解,孙悟空神通广大,能够腾云驾雾,但依然要历时十四寒暑苦度九九八十一难  。作品的先验性逻辑规定 ,唐僧取经的功课,既不能省略,也不能‘代驾’ 。”

  “对长篇作品《西游记》而言 ,实现对文学名著的整体观览,一方面要认识其多元价值 ,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某一部专书的整体阅读,进一步了解相关学科特征的目的。”关于文学通识教育 ,竺洪波教授如是说。(完)


【编辑:周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