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誉资质

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想说 :“负责任”

  “我有那种不是负责任很真实的感觉。”

  电影《毒舌律师》(又名 :毒舌大状)在香港春节档上映后 ,毒舌导演口碑票房双丰收 ,律师伦想快速夺下香港影史港产片和亚洲电影票房冠军宝座 。吴炜首次执起导演筒的负责任吴炜伦面对如此佳绩 ,既高兴又谦虚 ,毒舌导演连说“感觉不真实”。律师伦想

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想说:“负责任”

视频:专访电影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:想拍一部“负责任”的吴炜电影来源  :中国新闻网

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想说:“负责任”

  吴炜伦是擅长写动作片的资深编剧,从业20多年交出过《证人》《线人》《激战》《魔警》等多部脍炙人口的负责任佳片。这次自编自导的毒舌导演《毒舌律师》虽无“拳来脚往”的打斗场面 ,却有大量控辩双方的律师伦想“唇枪舌剑”。

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想说:“负责任”

  撰写大篇幅的吴炜文戏对白对吴炜伦而言是新尝试  。现实中的负责任香港法庭严肃且安静 ,“如实呈现观众会很快睡着” 。毒舌导演因此 ,律师伦想如何平衡法庭上的真实感与戏剧性成为创作难点 。

  规范可以不通,但人性不可以不通 。这是导演处理上述平衡问题作出取舍时的最终方向 。剧组请来现实中的大律师担任法律顾问,对每场法庭戏的对白逐句斟酌  ,并通过不断重复演练和角色扮演 ,试出最尖锐且准确的对话交锋 。

  导演并不介意观众将此片形容为“爽片”,同时觉得这是件好事。因为经历疫情或许大家都压抑了很久,希望看完电影能让观众感到精神爽利 ,再承接勇敢的精神去面对未来这一年的挑战。事实上,导演心中法庭片最大的魅力正在于“大快人心” ,主角可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中,用道理去为蒙冤的人赢回一仗 。

  电影主角林凉水(黄子华饰)在影片前段失意时于律师台下的木板刻上“天冇眼”三字,到尾段再看这三字已变成“天有眼” 。导演想借此表达凭良心做人老天也会帮你之意。“林凉水不会知道是谁刻的 ,但那一刻他会觉得自己不是孤身作战。”

  吴炜伦还尝试通过林凉水传递“负责任”这个传统而优良的价值观,他认为这是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不停教导大家的,但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有所缺位 。

  这份“负责任”的初心在电影上映后获得现实回响  。吴炜伦收到一名女观众的短信,该名观众告诉他 ,最初不想去当陪审员,但看完戏后觉得应尽一个好市民的责任 ,于是改变了主意。“我感动得不得了 。”吴炜伦会心一笑。

吴炜伦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。陈永诺 摄

  以下为中新网记者与吴炜伦的对话摘要:

  中新网记者:电影在香港取得高票房的原因何在?对内地票房有何期待?

  吴炜伦 :我不敢低估黄子华的号召力 ,但确实没想到这么快已经上到这么高的数字。电影去年5月开拍,拍到7月初  ,跟着开始剪片 ,10月补拍,然后又开始剪片。至去年11月末12月初,我得悉这部戏将放在贺岁档,跟着很紧急地赶工。现在回想 ,这也就是大概3个月前的事,所有事发生得好快 ,所以我有那种不是很真实的感觉 。

  任何电影取得这么高票房 ,都是要讲天时地利人和。经历了几年疫情 ,可能很多人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感到压抑,而刚好这段时间防疫措施更为放宽 ,很多观众看完这部戏都说好像舒了一口气  。我当然希望内地票房超越我参与编剧的《寒战2》 ,但那毕竟不是我执导 。这是我当导演的第一部戏,很想有好票房,但万丈高楼从地起 ,我觉得是要慢慢来。最重要的是,希望票房达到某个数字 ,让老板给我开下一部戏的时候,多给些预算 。

  中新网记者:当导演和当编剧有何不同体会 ?

  吴炜伦:好莱坞比较多的模式是编剧自己写出剧本,再卖给电影公司或找导演将剧本拍出来 。但这在香港比较少见 ,编剧在香港是服务型行业 ,通常导演要拍一部戏 ,可能有一个概念但未必有完整故事,就会找编剧帮忙慢慢构建故事和角色。我在大约20年的编剧经验中,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做法,所以我会觉得香港的编剧是辅助导演去讲故事 ,或者说是强化故事。而当导演就很不同 ,处于比较主导的位置 ,我觉得比过往做编剧时候有更大的自由度 ,因为最终决定权在我自己  ,这是最大的分别。

  这次三个阶段都有我喜欢做的事 。在前期作为编剧去和真正的法律顾问通过角色扮演谈戏谈对白 ,过往这样的机会很少 ,我觉得很好玩 。拍摄阶段,我非常享受和这帮演员的合作  ,包括主演 、配角和只是客串一两场戏的演员 ,每个人都很用心做,这对导演来讲是有很大很大的满足感 ,因为终于见到一班有血有肉的演员 ,真正演绎出你之前想了很久的故事和对白。去到后期 ,我做了过去很少接触的配乐。通常是配乐人员做了前5场或前10场的音乐给导演听 ,听了意见后去修改 ,然后改完又听,未必改一次就能完成 。我本身不懂音乐,而今次做配乐又很赶 ,变成我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做。这是我从业20多年第一次跟得这么近去做音乐。

吴炜伦(右)在法庭戏拍摄现场。受访者供图

  中新网记者:从您自身创作而言,这部戏有哪些突破 ?

  吴炜伦  :我想最大的突破就是剧本要处理很多对白 。现在很多观众喜欢有官能上的刺激或节奏很快的戏,而这部戏确实有很多对白要讲 ,又要做到让观众不觉沉闷。这是今次这个剧本最大的挑战,资讯量非常高 ,我过往写动作片不会处理这么多对白。如何平衡法庭上的真实感与戏剧性是最困难的地方 ,香港的法庭其实很平静,大律师讲话很斯文 ,也很慢,因为要让法官有时间做记录 ,对我们来讲就是 ,一点戏剧性都没有 。我要的平衡就是,讲的内容要有真实性,但整个节奏和控辩双方那种唇枪舌剑的交锋要有戏剧性。

  搜集资料时 ,我大概和不同的工作人员去法庭旁听了10次 。我和编剧去观察不同大律师的真人风格 ,有的比较威严,有的比较滑头  。我和美术去看的是哪些元素要呈现在电影中,我和制片 、副导演也去看过,每次有不同的功用。我们邀请大律师来做法律顾问,她不停为我们提供“真实性”,我常常因为想要“戏剧性”而和她争论。我们角色扮演的时候,她有时会盘问到我哑口无言,我就说行了  ,这个一定要写进去。每一场法庭戏都是这么试出来的 ,过程非常好玩,好像我们自己都经历了那几场我们拍出来的法庭戏 。

电影拍摄现场 。受访者供图

  中新网记者 :编写剧本是否参考了真实人物和案件 ?

  吴炜伦:我们最初和法律顾问谈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,没有故事 ,没有人物,也没有案件 。我就问她 ,香港司法界有什么有趣的人物和案件呢?她讲了很多 ,当中有些很有趣。所以其实是有现实人物的根据  ,但我们将几个不同人的有趣特点,比如性格 ,工作方法 ,说话方式都抽出来 ,摆在林凉水一个角色身上 。而她也讲到有位大律师非常正直 ,很有威严,对谁都不买单 ,我们就放在金远山身上 。所以戏中几位大律师 、法官、证人都是抽取了很多不同人的特质 。

  案件方面,我最初告诉顾问 ,我想故事由一个很小的案件开始 ,慢慢滚雪球越滚越大,到最后成为大案,甚至牵涉富豪家族 。我们选了小的虐儿案件作为起点,因为虐儿案和亲人相关,比较容易触动人心,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基本全是我们创作出来的。

  中新网记者 :这次与演员的合作有哪些火花?  吴炜伦 :演员们在拍摄现场并不是纯粹按着剧本来演,他们有自己的创作。见到他们发挥出一些我们写剧本时都想不到 ,但又可以令电影更好看或对电影有帮助的时候,作为导演的满足感真的很大。比如林凉水与好友陆定衡(林保怡饰)在旺角麦花臣游乐场观众席那场戏 ,子华看完剧本就打电话给我说觉得还差点东西,问介不介意让他来写 ,我说当然不介意。隔了一晚他发来他写的版本 ,那段话是概括林凉水的前半生 ,子华的版本对其内心的表述更加深入,相信不仅大律师 ,很多有10年社会经验的人都会产生共鸣。我看完就打电话告诉他,不用理之前的版本,我们就按你写的来拍。那一刻我好开心 ,我很感激 。一个演员一定要100%投入角色,才可以再挖深点 ,子华那场戏后来演得非常好。

  还有一场戏是两位女演员王丹妮和廖子妤没有对白,完全靠眼神来演。这部电影有很多对白,我想如果有一场戏完全不讲话会有很大的反差,力量会很大 。她俩在我参与编剧的《梅艳芳》中是相亲相爱的姐妹,这部戏我想玩反差,将她们放在敌对的位置 。这场戏拍了不是很久,大概两小时 ,算合理也算比较快 ,拍这场很好玩 ,因为突然之间大家都很凝重,而最后出来的效果我也非常满意。

  文字记者 :曾平

  摄影记者 :陈永诺

  视频记者:罗嗣昱

【编辑:钱姣姣】